报告:到2022年中国整形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3月29日讯,据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预测,到2022年,中国整形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强劲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上游产品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证券时报)
捷信集团实控人、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坠机身亡
3月29日,捷克PPF金融集团证实,集团创始人、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注:彼德·凯尔纳还是国内最大消费金融公司捷信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于27日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场空难中身亡。据报道,PPF集团表示,总共有5人在这场空难中遇难,其中包括凯尔纳。目前,事故的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中新网)
VISA允许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结算
3月29日,据路透报道,VISA允许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结算。(路透)
蚂蚁花呗宣布推出“兴农计划”
3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宣布推出兴农计划,包括:在消费端,提供补贴和平台流量,帮助农户卖出更多农产品,增加农户收入;在农户端,提供花呗分期免息补贴,减轻春耕时农户的农资购买压力。花呗介绍,目前阶段,将首先为重庆农户提供人均2000元的春耕分期免息额度。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黄浩称,之后花呗兴农计划还将走进更多城市和乡村,消费兴农将是花呗今年重要的工作。
支付宝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再延长3年
3月30日,支付宝官方微博称,支付宝收钱码提现免费服务再延长3年,且不设单笔上限和单日上限。
小米投资100亿造车 雷军担任CEO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微博表示,关于造车,今晚发布会上我会跟大家仔细说。(新浪科技)
滴滴拿下消费金融牌照!持股超33%,为杭银消金第二大股东
3月31日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一张消费金融牌照。3月26日,浙江银保监局关于杭银消金变更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显示,同意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2.6亿元增加至25.61亿元。杭银消金增资扩股后,杭州银行仍为杭银消金第一大股东,不过持股比例有所降低,杭州银行对杭银消金持股比例由41%变更为35.14%。
银保监会:稳妥有序推进养老金融试点
3月31日讯,从银保监会获悉,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在推进相关工作中,银保监会将积极试点,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力争通过示范引领,为养老金融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中证报)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
3月31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发布会举行。由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注册成立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作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运营主体。股东方还包括具备市场化数据交易运营经验的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多方安全计算代表企业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区块链代表企业北京微芯感知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
华为2020年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
3月31日讯,华为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华为公司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61.5%。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3.3%。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公司2020年的财务结果符合预期,经营稳健,现金流健康。
京东:签订最终协议将京东云和人工智能业务剥离给京东数科
4月1日讯,京东表示,签订最终协议将京东云和人工智能业务剥离给京东数科,总价值为157亿人民币,于2021年3月31日完成交易后,公司在京东数科的股权增加到约42%。(36氪)
阿里巴巴新增MMC事业群:瞄准近场电商,夫妻店数字化
4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戴珊在阿里巴巴内网发布全员公开信,戴珊表示,阿里巴巴在3月1日成立MMC事业群,MMC事业群将继续专注小店数字化升级,让小店拥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去服务周边的消费者。阿里巴巴方面认为,MMC事业群并不同于当下的社区团购模式,它的模式为“近场电商”。(澎湃)
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合作 已就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进行技术测试
4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近期,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合作,就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进行了技术测试,这是常规工作,数字人民币测试场景越来越多。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立法工作计划 《禁止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若干规定》在列
4月2日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拟制修订部门规章61部,包括《禁止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若干规定》等。(财联社)
金融控股公司董监高规定发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力度
4月2日讯,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董监高规定》按照人员适当性原则,结合金融控股公司特点,明确董监高任职条件和备案程序,应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技能、经验和知识,并加强任职管理,防控关键岗位人员风险,规范兼职、代为履职、公示人员信息等行为。同时,《董监高规定》明确人民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董监高进行备案和监督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力度。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备案管理,推动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